流感病毒很會突變,近期像日本流感疫情,也讓民眾出國前,必須再多思考一些。都說要提早接種流感疫苗,但現在搶打潮,要打還不一定打得到。醫師提醒,防流感的N95口罩,勤洗手,是自保之道。也有人問,那提前吃克流感藥物,有效嗎?醫師這麼說。
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林順潮日前上載一條短片,教導市民選擇及正確配戴口罩,更示範用簡單方法製作高效能口罩。市民每逢外出都使用自製高效能口罩,戴足14天(Omicron一般發病期3至5天,有些延至14天),減少散播病毒,也避免受感染,盼Omicron疫情在兩周內逆轉。 .口罩3大類:1. 外科口罩;2. N95口罩;3. 棉質口罩 .選口罩3大考慮:1. 病毒過濾能力;2. 舒適程度;3. 整體保護能力 ...
變種病毒Omicron殺入社區,為本港帶來第5波疫情,其中北角楓林花園3期同一座向B單位更出現垂直傳播。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今日到場視察後表示,Omicron傳播力高,但現時本港社區個案不算多,暫不需要全民戴N95口罩,建議市民可以考慮戴兩個外科口罩,增加過濾能力。 其後袁國勇補充,如果市民擔心Omicron傳播,又或者屬於高暴露風險人員、例如機場人員等,亦可考慮先佩戴一個外科口罩,再加一個布口罩, ...
流感疫情持續升溫,上周類流感門急診達18.1萬人次,創10年來流感季同期最高。醫師黃軒表示,在辦公室這種密閉空間中談話15分鐘,沒戴口罩被傳染的機率會高出4.7倍,尤其現在天冷無法開窗通風,提出可有效降低辦公室傳播的10點防護策略,讓大家都能夠安心上 ...
目前正處於流感高峰期,辦公室內的病毒傳播風險大幅上升,恐將影響在職員工的健康與企業營運。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指出,過去研究曾顯示,在未戴口罩的狀況下,若雙方開展對話15分鐘,傳染風險比戴口罩時高出4.7倍。而實驗證實,開窗通風可降低82%的氣溶膠病毒濃度;而透過系統性防護策略,可將辦公室流感傳播率降低60-90%之多。
葉立斌/核稿編輯流感流行季節,如何減少辦公室內流感傳播?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,流感防控不只是個人責任,更需要企業與團隊的共同努力,透過加強清潔消毒、提升空氣流通、落實口罩配戴、手部衛生等個人防護、調整分流上班制度及辦公桌面防疫屏障、推動疫苗接 ...
他指出,流感高峰期,辦公室內的病毒傳播風險確實大幅上升,在未戴口罩的情況下,雙方對話15分鐘,傳染風險比戴口罩時高出4.7倍,但透過系統性防護策略,可將辦公室流感傳播率降低60%-90%,同時維持正常工作效率。
【流感高峰期/傳染病/流感/辦公室/自保/傳播】一日下來辦公室越坐越翳焗,感覺快要生病似的。有研究指出,只要與帶病同事面對面對話15分鐘,恐怕會增加生病風險近5倍!台灣有醫生為此建議10招職場自保術,隔絕病毒超過60%之餘,亦能保持公司生產力。
黃軒提到,辦公室的空氣流通管理同樣重要。研究顯示,開窗通風可降低82%的氣溶膠病毒濃度,建議每小時打開窗戶10至15分鐘,特別適用於20人以下的中小型辦公室,透過分區輪流通風,減少冷空氣對員工的不適。此外,中央空調應加裝HEPA濾網,並定期清潔與更換 ...
目前已陸續捐贈數萬個N95口罩予救災人員、災民及當地教育機構,以因應區域空氣品質惡劣問題,眾多僑團也紛紛響應,主動發起募款、募集物資及 ...
在空氣流通管理方面,黃軒建議每小時開窗通風10至15分鐘,以降低病毒懸浮濃度。這最適用於20人以下的中小型辦公室,可每區通風15分鐘交替進行。冬天要兼顧通風與保暖,可在其中一扇窗戶(如下圖A)放置電扇朝外,將室內空氣強制排出;另一扇窗戶(如下圖B)則 ...
十九世紀前,世界「不存在」病毒?病毒甚至不算是生物?「病毒」這種看不見、摸不到,比細菌小一千倍的「小惡魔」,在新冠疫情期間顛覆了我們的日常。各位同學對這位始作俑者有多少理解?平日強調洗手、消毒、防疫,到底人類是如何對抗這位隱形的敵人?疫情時的那幾年, ...
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
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